2025年3月是第10个“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”,本次活动的主题是“抓早抓小抓关键,更快降低近视率”。0—6岁构成了儿童视觉成长的重要阶段,同时也是预防近视的黄金时期。那么,幼儿园小朋友应该如何科学护眼呢?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!
认识眼睛
01眼睛的结构
眼睛能够看到美丽的世界,其实就是光线通过眼球的水晶体等结构进行屈光,让物体像拍照片一样拍在视网膜上,换成电信号传入到我们大脑中的视觉神经。

02眼睛的作用
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,大脑中有大部分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。

03什么是近视
近视眼的特点是看远处模糊,看近处清晰。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瞳孔进入眼内,聚焦位于视网膜之前,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物象,这就是近视。
近视前的前兆

1.凑近:看东西离得很近,看电视不自觉往前走,往往提示幼儿的视力变差。
2.眯眼:长期眯眼会导致眼部肌肉疲劳,近视度数加深得更快。
3.揉眼:近视的幼儿因看东西模糊,眼睛会疲劳,经常揉眼睛可能提示幼儿视力下降。
4.皱眉:皱眉可以造成眼睑及眼外肌的变化,改变眼球形态,从而看得清楚一些。
5.眨眼:近视的幼儿会经常揉眼睛,造成慢性结膜炎及角膜损伤。眼睛不舒服,就会频繁眨眼睛。
6.拉扯眼角:拉扯眼角能让轻度近视的视力暂时提高,但是长期拉扯眼角,会造成孩子散光。
护眼小妙招
01养成良好用眼习惯
控制用眼时间:幼儿每次用眼(如看书、画画、玩玩具)的时间不宜过长,建议每次不超过20-30分钟,之后应休息10-15分钟,远眺或闭目放松眼睛。
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:幼儿在看书或画画时,应保持正确的坐姿,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30厘米左右,避免趴着或躺着用眼。
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:手机、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屏幕会发出蓝光,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。建议幼儿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。

02提供良好光线环境
光线充足:幼儿在看书、画画时,应确保光线充足,避免在昏暗的环境中用眼。自然光是最理想的光源,但在室内时,应选择柔和、无频闪的灯光。
避免强光刺激:阳光强烈时,应避免让幼儿直视太阳,外出时可佩戴遮阳帽或儿童太阳镜,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。
03增加户外活动时间
研究表明,户外活动有助于预防近视的发生。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,同时户外活动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的放松。建议幼儿每天进行1—2小时的户外活动,如跑步、踢球、跳绳等。

04睡眠要充足,营养要合理
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对孩子眼睛发育极为重要。保证孩子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,饮食方面,多为孩子准备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,如胡萝卜、动物肝脏;富含叶黄素的玉米、南瓜;富含蛋白质的牛奶、鸡蛋等。每周可以安排2—3次富含这些营养的食物,像周一晚餐做胡萝卜炒肉丝,周三早餐准备牛奶和玉米,让孩子的眼睛获得充足的营养。

05定期检查视力
定期检查视力和屈光度,以便及时发现视力异常情况,及时分析原因,提出防治措施。眼睛不适要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、早纠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