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庆师范大学附属龙城幼儿园

园区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- 新闻速递 - 园区动态 - 正文

健康入秋 呵护成长——安庆师范大学附属龙城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
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10-31 点击量: 打印

进入秋冬季,气温变化比较大,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。初秋时,气温较高,即“秋老虎”天,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,甚至可能爆发流行。到了晚秋,气温逐渐下降,风大干燥,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。孩子本身的抵抗力比较弱,适应能力差,免疫力弱,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,因此,在换季的时候,家长朋友更应做好各项保健措施,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的呵护。

安庆师范大学附属龙城幼儿园为大家分享秋季幼儿护理小贴士,请大朋友们火速开启呵护模式,共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。

01秋季传染病

01流行性感冒

主要症状:

流行性感冒,简称流感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,表现为发热、头痛、全身酸痛、乏力等症状。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、传染性强,极易造成传播流行。

预防措施:

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、最经济的预防措施。流感盛行期间尽量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。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。

02疱疹性咽峡炎

主要症状:

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,好发于秋季,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。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、头痛、厌食,并常有颈,腹和四肢疼痛。

预防措施 :

经常开窗通风;早晨、饭后及睡觉前漱口、刷牙。注意劳逸结合。防止受冷,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。进行饮食调养。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,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、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。

03手足口病

主要症状:
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(Cox A16)和肠道病毒71型(EV 71)为主要的致病病原体。手足口病好发于儿童,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。它主要通过消化道、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,主要表现发热,厌食,口腔、手、足,及臀部出现疱疹或溃疡。

预防措施:

预防手足口病,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做到饭前便后洗手、不喝生水、不吃生冷食物,勤晒衣被,多通风。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。游乐园、室内商场、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,由于人群密集,病毒密度相对较大,孩子很容易被传染。

04水痘

主要症状:

水痘是由水痘﹣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、疱疹、痂疹为特征,皮疹呈向心性分布,主要发生在胸、腹、背,四肢很少。

预防措施:

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、最经济的预防措施。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。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。

05诺如病毒

主要症状:

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肠道病毒。诺如病毒胃肠炎全年均可发生,一般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,传染性极强。感染后通常24-48小时发病,主要症状为腹泻和呕吐,其次为恶心、腹痛、头痛、发热、畏寒和肌肉酸痛等轻症为主,婴幼儿多为呕吐,成人多为腹泻。

预防措施:

勤洗手,饭前、便后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,用肥皂和流动水下洗手至少20秒。不吃生食,喝温开水,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。

02家园共育

1.坚持“不带病入园”:如果孩子出现发热(体温≥37.3℃)、呕吐、腹泻、皮疹等症状,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医,若医院确诊幼儿为疑似传染病时,要立即和班级教师联系。

2.按照医生要求对孩子进行隔离治疗,痊愈后须持痊愈证明给保健医生检查,无任何症状后入学,保护易感人群(其他孩子)。

3.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,增强抵抗力:秋季给孩子吃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(补充维生素)和优质蛋白(如鸡蛋、牛奶、瘦肉,增强免疫力);避免暴饮暴食或吃过多生冷、油腻食物,减少肠胃负担。同时保证孩子每天睡够10-12小时,避免熬夜,规律作息才能让免疫力“在线”。

4.及时接种疫苗,做好“主动防御”: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。家长可根据医生建议,及时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(每年9-10月接种,保护期1年)、手足口病疫苗、水痘疫苗、轮状病毒疫苗等,为孩子建立“免疫屏障”。

5.少去人群密集场所,减少感染机会:周末或节假日尽量少带孩子去商场、游乐场、超市等人群密集、通风差的地方;如果必须去,给孩子戴好口罩,避免孩子用手揉眼睛、摸口鼻,回家后及时洗手、换衣服。

6.由于家长外出归来,也属于是病菌携带者,所以请家长加强自身个人卫生,回家后立即洗手换衣服,这样才能更好的地为幼儿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
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,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,做到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。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、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,帮助孩子们健康、快乐、茁壮地成长!